富里練習簿第三堂課一起來造紙,
十月草園 的主理人「依錚」帶領我們用心的觀察身邊的植物,
練習運用隨手可得的植物纖維,將其打碎再建構,
親手完成療癒手抄紙,萃取土地友善的精華。
這次的造紙成分主角是農村中重要的稻穀,我們從將稻稈剪斷、煮軟開始認識這種纖維,
佩佩也詳細的介紹把「稻穀」變成「白米」的變化過程,
以及過程中的各種產物:粗糠、米糠、碎米等,
依錚說這些都能成為造紙的材料!
而製作手工紙的第一步是學會調色,不是一股腦地把植物都放進去,
還需要經過挑選、組合、配色,規劃想要的原料色調,製作屬於自己的紙漿~
在經過抄紙、壓紙、烘紙的過程後,去除水分的纖維,就能成為獨一無二的手工紙。
依錚說:「把手抄紙當作是創造一幅作品,而不是執著製造可以書寫的紙。」
因為是一幅作品,所以沒有對錯與否,只需要用自己的眼睛,觀察纖維的美麗,
在水中將紙漿纖維重組過程中的不確定性,更讓手抄紙有了一份獨特的意義。
上週的228連假,我們迎來第二堂的造紙課。
或許是配合假期輕鬆愉快的氛圍,依錚分享了自己為何開始學習造紙,
以及她曾經到青藏高原教導藏族青年造紙的經驗。
在那裡她了解到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方式,
也慢慢摸索出適合他們的造紙工具與技巧。
她印象很深刻的是,這些藏族青年靈活的腦袋,跳躍的思考總能夠得出意外的答案。
當時依錚遍尋不著可以用來造紙的大水槽,
這時候當地的孩子們拿出大的塑膠布,好幾個人抓著塑膠布的邊邊角角,
在正中間倒入清水,這不就是現成的大水槽嗎?
如此巧妙的做法,不禁令人會心一笑。
這次的課程,我們也花了很多時間在天賜糧源周圍散步,
到處拈花惹草,尋找造紙的素材~
天氣雖冷,卻不減眾人尋寶的樂趣。
最後大家也物盡其用,感謝大自然的饋贈和禮物,讓我們可以做出美麗的手抄紙。